點擊進入圖片頁
1. 現狀與未來
1.1. 目前很多地方都是按監控系統和網絡辦公系統建設的,整體聯動和指揮系統功能不多
一些新技術,如電子手銬、視頻智能分析、監舍聲音報警、視頻指揮等手段應用不多
各種子系統獨立運行,信息交互量少,多種技術融合提高報警準確度的措施有待進一步提高
可以通過更多新技術降低獄警勞動強度
1.2. 智慧是智能、協同、互聯的結果,對人、空間、事、物、狀態、組織結構有機協調管理;“智慧監獄”綜合應用平臺基于物聯網技術,通過安防系統建設的監控、報警、門禁、巡更等信息點位,可實現“實時感知、準確定位、有效控制”,使監獄的安全監管能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對人的安全行為、物的安全狀態及環境、管理狀況進行有效監控。形成以物聯網信息技術為支撐,實現對監獄所有信息的感知,搜集,處理和反饋,建成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與監獄業務融為一體的智能化安防體系。
1.3. 建設內容:
一、獄政管理
二、綜合辦公系統
三、審訊管理系統
四、綜合管控系統
五、應急指揮系統
六、AI大數據系統
七、應用場景展示
八、安全管理系統
九、親情會見管理系統
十、一體化運維平臺
2. 信息化基礎設施
2.1. 綜合布線系統和機房建設:骨干網絡與接入網絡的分配,UPS和接地防雷等
通信網:綜合化的光纖通信網絡加無線集群和無線網絡、無線定位
計算機:各種網絡服務器、網絡存儲、網絡備份系統
傳感器執行器:各種感知設備,如門禁、電網、電子手銬、考勤設備、聲音監測與報警
指揮終端:擴音廣播、對講機、顯示屏
2.2. 指揮系統組成:1、大屏幕顯示子系統:拼接屏、視頻切換矩陣、音響設備
2、多媒體調度臺子系統:一鍵通音視頻調度;集群、電話對講、會議的守聽;短信、郵件、微信等多種通信手段的關聯處理;與位置信息的關聯處理;
3、綜合信息顯示子系統:含視頻會議顯示;GIS地理信息顯示;
4、信息發布子系統:含音頻廣播、LED顯示牌、大屏幕顯示、短信、多媒體終端
5、信息檢索子系統:支持各種信息的綜合檢索,提供多種檢索手段
6、訓練演習子系統:提供多種假設的場景,演練系統的應用。也可以用于系統測試。
7、通信終端接入子系統:包括視頻會議與對講終端,為辦公室、哨所提供的可視終端;集群接入終端;
8、網絡安全設備與遠程接入子系統:滿足遠程登錄指揮系統,從監獄局到監獄再到監區。做到前端信息的共享,便于領導的遠程管理,和出現事件時的統籌調度、管理、指揮。
2.3. 監控系統:1、視頻監控子系統:原則上一般小場所用標清、公眾場所用高清
2、獄舍聲音報警子系統:可以設定聲音報警門限,可以實時監聽、記錄,可以音頻對講
3、傳感器輸入子系統:獄舍溫度、煙感;圖像分析告警、無線定位告警等
4、門禁系統:可與數據庫中存儲人員和權限對比進行報警或執行;可在GIS地理信息系統中實時顯示門禁的狀態、相關視頻,并存儲該事件。5、探監與親情會話子系統:語音與圖像記錄
6、巡更管理子系統:可以在地圖上實時顯示巡邏人員位置;可以通過視頻監控實現模擬巡更。
7、安防器材管理子系統
8、車輛安全管理子系統
9、人員監控定位子系統:能夠實時查詢佩戴電子標簽人員的實際位置;能夠按地點實時查詢人員;能夠查詢人員活動軌跡,并畫出軌跡線路;
2.4. 報警處理系統:1、邊界防范子系統:包括電網、紅外邊界;;門禁權限分析
2、智能定位設備的區域權限分析子系統::如工作人員、犯人、車輛等,系統實時比較他們在當前的權限,違規時告警;
3、圖像多邊形跨界分析子系統:各個區域,物品擺放發生變化時告警,需要人工確認;
4、定時巡更管理子系統的告警接入:當巡更人員未定時到崗時系統聲光告警;
5、報警聯動子系統:將多種報警因素組合處理,產生不同的報警動作,如地圖定位、圖像拋出、門禁啟動、電網動作、聲光告警、擴音廣播、視頻大屏提示等的指定;
6、哨位按鍵告警:當衛兵未定時刷新崗位按鈕時系統告警;
7、外單位告警輸入:如消防、衛生、武警、軍隊、公安、防汛/防臺等來的告警信息
8、GIS地理信息顯示平臺:分層顯示各種監獄設施
9、對報警系統的設防和撤防管理:人工、自動
10、各種報警信息的記錄與檢索:
11、與指揮系統的聯動處理:
2.5. 應急指揮中心:
1、應急預案子系統
2、演練與測試子系統
3、預案的自動觸發與人工干預子系統
4、與上級或友鄰單位預案聯動子系統
2.6. 勞教中心:1、犯人個人信息管理子系統
2、犯人自助子系統:法律援助、心理輔導
3、電教子系統
4、犯人電子一卡通子系統
5、生物信息監測子系統
3. 獄政管理系統包括:
3.1. 罪犯檔案管理
3.2. 親情會見系統
3.3. 親情電話系統
3.4. 遠程視頻會見系統
3.5. 電子審訊系統
3.6. 電子筆錄系統
3.7. 視頻監控
3.8. 入侵報警
3.9. 智能管控
3.10. 智能押解系統
4. 綜合辦公平臺:
4.1.
1、辦公平臺:審批流程、公文流轉、協同辦公;
2、內部信息發布交流平臺:電子通告、新聞發布、規章制度、新聞簡報、技術交流、公告事項;
3、通信平臺:郵件系統、短信系統、即時通信系統;
4、資源管理平臺:文檔(文件、知識、信息)按權限保存、共享、使用;車輛、辦公用品、會議室等辦公事務性的資源管理;
5、協同平臺:部門內部、部門之間流程的實時監控、跟蹤、任務轉移等。
5.審訊管理終端功能:
5.1. 1、重點標記
2、問題導入
3、顯示視頻
4、視頻控制
5、文字對講
6、相關審訊
7、常用短語
8、資料回放
9、字體設置
10、電子白板
6. 綜合管控平臺:
6.1.
1、基于GIS BIM的信息管理系統
2、機房與指揮大廳管理系統
3、安防物聯網管理業務平臺
4、AI大數據分析平臺
5、實施監管、信息移動化
7. 應急指揮系統
7.1. 具有應急預案分類、分級維護,預案模板維護,預案制定,預案審批,預案修訂,預案評估,預案比對,預案展示,預案分發,預案演練,預案關聯,預案查詢,多媒體預案編輯,預案可視化展示等功能,突發應急事件發生后,平臺可為應急指揮小組提供強大的信息支撐和必要的輔助決策手段。
發生報警后,可根據監獄應急預案、安全管理的需要,在地圖上快速定位,報警點的圖標自動閃爍,并通過聲、光提示值班人員快速處理;圖標閃爍一定時間后,平臺自動啟動預先設置的聯動方案,將部署在該報警點附近的攝像機圖像切換至指揮中心電視墻,獲取現場有效畫面,供調度指揮使用
8. AI大數據分析
8.1. 1、視頻結構化分析
2、互聯網情報加工與結構化處理
3、監獄日常管理大數據分析
4、AI要素自學習
5、可視化展示
9. 監所生活系統(陽光工程)
9.1. 衛生生活管理
9.2. 所區安全生產系統
9.3. 所區消費管理
9.4. 電化教育與有線廣播閉路電視(可連互聯網?)
9.5. 電子公告與獄務公開
10. 結構化分析技術應用
10.1. 視頻結構化分析應用
10.2. 音頻結構化分析
10.3. 文本結構化分析(文本圖像)
11. 設計標準
11.1. 規劃依據
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
GA/T74-94 安全防范系統通用圖形符號
GA/70-94 安全防范工程費用概預算編制辦法
HYD41-01-1999電子設備安裝工程費用定額
GA/T38-92 風險等級和防護級別的規定
GB50198-94 民用建筑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12663-90 防盜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
JGJ/T16-92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GBJ232-82 中國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JEEE 電氣及電子工程師學會-民用建筑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CCTR RECOMMENDATION 472.3電視系統視頻指標
CECS 72.95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14050-93 系統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術要求
GB4706.1-1998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通用要求;
GB/T14536.1-199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自動控制器通用要求;
ISO 10536和ISO 15693國際標準
《建筑電氣設計手冊》
《監獄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統配備標準》
《監獄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統框圖》
《公安部監控設備安裝規范》
《監獄報警系統技術要求》
《監獄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統項目建設和管理(暫行)規定》
《監獄安全防范工程設計規范》
系統結構設計及布線材料符合:ISO/IEC11801綜合布線標準CECS:72/97《國家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設計規范》。
網絡系統硬件設備選型、施工、安裝符合ISO9002標準。
11.2. 司法部也已于2018年12月底完成了10所“智慧監獄”試點工作。
11.3. “智慧監獄示范單位審核驗收評分表”由四個板塊組成,基礎建設部分總分360分,智能應用部分總分100分,綜合管理平臺和業務系統 總分390分,數據分析研判 總分150分;總分1000分。其中各板塊中還有考核細項,共計126條。
12. 建設思路
12.1. 建設完善基礎網絡、實現信息傳輸網格化
12.2. 建設完善基礎信息資源庫、建立標準體系、實現信息處理數字化
12.3. 建設完善安全防范系統,實現智能化
12.4. 建設完善監管和執法管理系統、實現管理規范化
12.5. 建設完善電子政務系統,實現辦公自動化
12.6. 建設完善標準規范,實現技術應用標準化
12.7. 建設安全高速的網絡體系、動態感知的物聯網體系、立體聯動的技防體系、分類清晰的業務體系、精準高效的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推動風險防控從被動響應向主動預防轉變、指揮決策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犯情研判從人工摸排向精準發力轉變,實現民警執法全程留痕、罪犯改造全程留跡、監獄日常管理全方位精細、監獄決策多渠道智能輔助
13. 硬件選型標準
13.1. 攝像頭
13.1.1. 分辨率在1080P以上、重點區域新建的攝像頭要具有結構化分析功能
13.1.2. 禁閉室、談話室、收押場所、會見場所:半球吸頂,防爆型。有明暗交接的場所要裝寬動態范圍的
13.1.3. 樓體、走廊等狹長區域,采用高清網絡槍機實現兩頭對射
13.1.4. 大范圍場所:內置云臺的槍機,以快速定位和追蹤目標,支持三維智能定位
13.1.5. 對于全景監控場所,可選用全景攝像機
14. 建設重點
14.1. 從信息采集、數據匯總、線索串并等淺層次應用向全面展示、精準預測、智慧決策的深度應用轉變,提升監獄安全風險防控的精準性
14.2. 程信息化,極大的提升監獄管理精細化水平。首先,將極大提升監獄科學決策水平,以大數據為支撐,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匯總、挖掘、分析,形成服務于監獄管理、服務于民警執法、服務于罪犯改造的數據資源,推動監獄決策由以經驗為主轉變為以經驗和數據的有效結合,確保監獄管理層、決策層能夠準確研判形勢、科學決策、科學施政
14.3. 延伸干警實踐智慧,以監獄管理制度為基礎,優化拓展監獄各類業務系統,將民警崗位職責流程化、工作流程信息化,進一步解放警力,與此同時,依托大數據中心、大平臺建設,將各應用系統產生的數據匯聚到一個平臺,為民警執法提供全面、實時、準確的數據支撐,保證民警履職履責的同時,提升精細化管理、針對性改造的水平
14.4. 提升監獄綜合管理精細化管理水平,通過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與監管改造工作深度融合,升級改造監管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優化整合各業務信息系統,重塑監管改造業務流程,優化“人、事、物、財、策”管理,實現對監獄工作全業務、全流程、全要素的智慧式管理和運行
14.5. 以“人”、“事”、“物”、“地”、“情”五個維度為架構,全面梳理匯總監管安全風險點,建立監獄安防風險評估管控體系,實現數據自動分析、預警,對安全風險做出定性定量分析和分級分色預警。遇有突發事件,啟動戰時模式,由指揮中心統一指揮、調度和處置,事后對突發事件進行評估分析,整合到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實現平戰結合管理閉環。
14.6. 物聯網技術的深度應用將建立物與物、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無縫鏈接,實現對監獄管理中的人、物、環境的流動變化做到實時監管和控制,有助于構筑基于監獄圍墻周戒安防、監獄進出通道安防、監獄內部公共區域安防、監獄內部單體建筑出入口和內部安防、獄外押解車輛防護等監管安全防范的五道防線,五道防線互為依托、相互補臺,將打通人防、物防、技防、聯防之間的屏障,全面提升安全防范水平。與此同時,依托大數據、大平臺,將視頻、門禁、業務系統協同聯動,通過數據的沉淀分析,逐漸建立“四防”一體化的聯動、聯控和聯防的運行模式,形成主動安防、實時聯動、精準高效的監獄“四防一體化”格局。
15. 建設目標(監獄管理精細化、指揮調度一體化、安全防控精準化、刑罰執行智能化、教育改造科學化、綜合辦公無紙化。)
15.1. 一是監獄管理精細化;網格化管理理念,依托于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的深入應用,對監獄安全防范、獄政管理、教育改造、刑罰執行、隊伍管理、勞動改造、綜合保障等多個維度進行建模分析,實現監獄運行態勢精準感知、各類資源的高效調度、監獄執法效能的精準管控,實現網格內“事務劃分清晰、崗位職責明確、干警履職到位”的精準化管理格局,提升監獄網格化管理的精細度和規范化,形成依據新科技而產生的精細化管理模式。
15.2. 二是指揮調度一體化。智慧監獄建設以智能安防指揮為重點,無縫對接對講、電話、終端等通訊系統,輔助即時通信、郵件、傳真等多種方式,打造一體化指揮調度系統。匯聚定位、通信、視頻、數據等資源到統一平臺,以大數據、云計算為載體,分析、研判監獄安全態勢,實時展示監獄罪犯活動動向、警力分布、物力資源、技防資源、警戒安防等信息資源,并根據不同應用場景需求,形成資源一體化、事件處置扁平化、操作智能化、決策智慧化的立體指揮調度體系,為指揮決策者、民警“賦能”,確保一般風險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提示,動態跟蹤研判各類安全隱患的發展變化,及時查漏補缺、消除隱患;遇有重大風險時,所有能夠調動的資源一目了然、一鍵調度,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調動最多、最有效、最便利的資源進行處置,在提升處置效率的同時,提升監獄資源利用效率,實現指揮和調度的立體化管理,解決了指揮調度信息不完整、不對稱問題。
15.3. 三是安全防控精準化。智慧監獄建設過程中以構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評查”的全流程智能化預測預警體系為基本要求,通過各類安防系統數字信息集成,對監獄任意時間、任意地點對監獄內人的安全行為、物的安全狀態及環境、管理狀況進行可視化分析展示;根據不同層級、不同部門、不同崗位人員的業務需求,精準推送分析研判成果;根據安全風險分析預測結果,智能匹配不同等級風險管預案,自動關聯觸發各類技防、物防、人防資源,形成精細化、智能化的安防防范體系,推動安全防范從被動預防到主動防范的轉變,實現安全風險的精準預測、精確研判、精細管控。
15.4. 四是刑罰執行智能化。按照刑罰執行全流程網上辦案的要求,形成執法辦案智能化。在監獄內部案件流轉中,自動收集罪犯計分考核、教育改造、獎懲、處遇、獄內消費等信息,依據減刑假釋規定,智能推送符合減刑假釋條件的候選名單和提請依據,自動提取罪犯基礎數據和日常管理數據,通過規則引擎和執法數據庫,自動推送罪犯減刑假釋幅度,智能生成關鍵文書。在執法辦案的關鍵環節設計、關鍵時間節點設置靜默化監督模型,實現辦案全程留痕,變人工監督為智能監督,有效防范的安全風險。辦案信息在監獄管理局、法院和檢察院自動網上流轉,提升辦案效率,實現“數據多跑路,民警少跑腿”。
15.5. 五是教育矯治科學化。打造罪犯教育改造云平臺,構建罪犯入監前社會信息數據、入監后日常改造的考核數據、視頻數據、音頻數據等資源的數據庫,并與監獄綜合管控平臺對接,實現罪犯教育改造信息的全部集成。依托大數據中心,通過罪犯改造數據沉淀與分析,探索建立服刑人員教育改造真實性模型、危險性行為預測模型、頑危罪犯心理狀態評估模型以及精細化的個性教育改造模型,利用大數據的聚合、關聯等技術,實現監獄個人數據與教育改造數據全樣本數據的匹配和比對,科學分析、評估服刑人員改造狀態,從而制定科學的、個性化的教育改造方案,提升民警對服刑人員改造行為的預測能力,掌握工作的主動性
15.6. 六是綜合辦公無紙化。智慧監獄建設過程,必然伴隨著工作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過程,而這一過程的將極大推動綜合辦公的無紙化進程,即依托政務外網、涉密網,實現用車、用餐、辦會、文件、請銷假等日常工作的網上流轉和審批,不斷完善辦公自動化、檔案電子化管理、新聞信息宣傳等信息化功能,實現工作信息實時交流、政務資源全局共享,實現監獄局、監獄公文一體流轉、全程留痕管理和信息實時檢索。
16. 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推進業務工作線上流程和線下流程的有效銜接,有助于實現業務標準化、標準流程化、流程信息化,極大的提升監獄管理精細化水平
17. 指揮中心、分控中心、教育中心、監舍、習藝場所、遠程會見、遠程法庭。從信息采集、數據匯總、線索串并等淺層次應用向全面展示、精準預測、智慧決策的深度應用轉變,提升監獄安全風險防控的精準性。